糖尿病人群要警惕 这种并发症可致盲

侠名

糖尿病人群要警惕 这种并发症可致盲

糖尿病人群要警惕 这种并发症可致盲
(图侵删)

提醒:“糖网病”离大家并不遥远,年轻人也会得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糖尿病已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慢性病,悄然影响着许多人的健康。然而,比起糖尿病本身带来的直接威胁,糖尿病的并发症往往更加隐蔽且危险。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病”)便是一类常常被大众所忽视的致盲性眼病。

近日,福州眼科医院陈院长针对“糖网病”为读者科普。他表示,对于广大“糖友”来说,提高对“糖网病”的认识,保护视力、减少致盲悲剧发生是当务之急。

“糖网病”悄无声息窃取你的视力

“糖网病”,这个听起来复杂而陌生的名词,实际上是指由于糖尿病使视网膜血管长期处于高糖环境中,进而造成视网膜微血管系统的损伤,引发一系列病变。“它像是一个沉默的侵略者,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视力。主要症状包括视力逐渐下降、眼前有闪光感或黑色的漂浮物等,这些症状虽不明显,却预警一场即将到来的视觉危机,甚至致盲。”陈院长表示。

在日常的门诊中,陈院长就常常看到这样的患者,已患糖尿病十多年甚至数十年,他们往往自我感觉视力尚可,在家人的一番劝说下,才同意到医院检查眼睛。检查时发现,这些患者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这并不是个别现象,有些“糖友”来医院检查时,甚至已经到了病变的晚期。

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由黄斑区以外部位开始,早期“糖网病”可能只有轻微的视力下降,当病变累及黄斑区时,会对视力产生较严重的影响。此外,还有许多中老年朋友会将视力下降,归咎于老花眼或是近视度数加深。这种认知上的误区,也让不少患者耽误了病情。

这些人群

容易被“糖网病”盯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陈院长表示,“糖网病”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发生与糖尿病病程的长短、糖尿病病情控制情况相关。一般来说,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血糖持续高,或者血糖波动幅度大,且患糖尿病病程长的患者,容易出现“糖网病”,病情也较严重。同时,吸烟、过度饮酒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会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糖网病”并非中老年人的专属。在当下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少年轻人常年保持高油、高糖饮食,久坐不动,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上述行为可能会造成糖尿病的早发,这也导致越来越多年轻人被查出“糖网病”。在陈院长的门诊里,20岁至30岁的患者并不少见。

得了糖尿病别只关注血糖

那么,面对“糖网病”这一潜伏的“视力刺客”,我们该如何应对?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糖网病”的防控是一辈子的事情。要减少“糖网病”的发生,不能只关注血糖,还需要多管齐下。

具体来说,首先,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改正不良生活习惯,生活中,戒除熬夜等不良嗜好,作息规律,合理饮食,少吃辛辣、油炸和高脂肪的食品,并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同时,建议选择慢跑、散步等较为和缓的运动。

其次,注意定期进行眼底检查。福州眼科医院陈院长建议,一经发现糖尿病,不管视力如何,尽快到医院查一查眼底。此时若还没出现“糖网”改变,每年也要定期复查。若已有“糖网病”,需缩短复查时间,建议3个月至半年检查1次。通过眼底检查,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眼底病变,从而采取措施,以免病情会像滚雪球一样,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陈丹 李季)

猛龙官宣:正式与斯科蒂-巴恩斯和奎克利签下合同

韩国人不爱吃大米了?去年人均大米消费量创新低

黎官员要求飞往该国的伊朗飞机不要进入黎领空

宁夏回族自治区惠农区发布霜冻蓝色预警_1

渝昆高铁云南境内首条超3.5公里隧道贯通

陕西省洛南县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1

“贝碧嘉”14日夜间将移入东海东部海面 最强可达台风或强台风级

聚焦|圆满大结局!雅思组合告别国际赛场 总冠军是对他们最美丽的褒奖

重庆垫江:科技创新助力轮毂企业产品出口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国家消防救援局:今年10月以来共接报处置警情24万起

智慧养老,如何实现从“有”到“优”

糖尿病人群要警惕 这种并发症可致盲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