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考古人讲述“亚长”牛尊发掘故事

小编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陈杭 马帅莎)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分享了20多年前与团队一起发掘“亚长”牛尊青铜器的故事,并现场邀请大家到殷墟博物馆看“亚长”牛尊,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

殷墟考古人讲述“亚长”牛尊发掘故事
(图侵删)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人大代表何毓灵接受媒体采访。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2000年底,何毓灵在前辈的带领下,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和大雪,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高等级贵族墓。当他们用冻僵的双手拿着手铲、刷子等工具,清理一件精美的青铜牛尊时,大家都惊呼不已,“这是目前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的牛型青铜容器”。

  “但是考古不是挖宝。”何毓灵说。田野挖掘结束不久,他们又组建了一支团队,包含人骨、动物、植物、冶金、文保等不同领域的专家,经过多年努力,揭示了3000多年前不为人知的谜团。

  何毓灵介绍称,青铜器铭文表明墓主是“亚长”。根据科技检测,“亚长”为男性,年龄35岁左右,身高约一米七,随葬的7件象征着君权的铜钺和大量兵器表明他生前可能是军事家,团队在“亚长”的骨骼上检测出大量严重的砍砸伤,表明他曾英勇作战。“考古学家像侦探一样揭示古人的谜团,这深深地吸引了我,也让我坚守下去。”

  8天前,殷墟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2.2万平方米的展陈面积展出了近4000件文物,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系统展现了3000多年前青铜文明的样貌。

  在策展之初,何毓灵就提出建立亚长墓的专题厅,用577件文物来透物见人,把“亚长”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目前,那件让何毓灵一直非常牵挂的憨态可掬、呆萌可爱的“亚长”牛尊正在展厅C位,“欢迎大家赴一场与商文明的千年之约”。(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四川盆地未来三天阴雨连连 川西高原雨雪频繁局地今有暴雪

睡觉时突然“抖”一下,是怎么回事?

重庆秀山:非遗公益培训 传承传统文化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已造成111人遇难,全国多家医院紧急驰援

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盘点本届NBA杯十大事件

王作新:让国内外消费者吃到“口福”蔬菜

贵州省江口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 11名甬将随团出征

贵州省黔南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惠水县委书记郑绍峰被查

湖南省雁峰区发布高温橙色预警_1

陕西省吴堡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4

较强冷空气继续影响我国南方地区 新疆北部将有强降雪

殷墟考古人讲述“亚长”牛尊发掘故事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