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农机“开进”思政课堂(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小编

“您为什么要搞农机研究?”

智能农机“开进”思政课堂(解码·思政课怎么上)
(图侵删)

  “因为把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一直是我的梦想。”

  “您为什么要搞无人农场?”

  “因为我们要解决未来‘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首期“农耕文明大讲堂”开讲,年近八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以访谈对话和现场展示的形式,将农耕文明融入思政课堂。

  罗锡文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和专注农机创新50年的亲身经历,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为何开展农机研究”“智能农机有何硬核科技”“团队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是什么”等问题。

  听课的同学们神情专注,边听边记,不时点头。2024级卢永根书院学员、园艺学院园艺丁颖创新班学生黄子畅听完分享后,被老一辈科学家朴实而执着的科研精神打动。“罗老师有一句话特别好:‘不是有希望才坚守,而是坚守了才有希望’。我要学习罗老师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精神,努力学习、投身科研,为农业现代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黄子畅说。

  不仅有课堂交流,罗锡文还带同学们去田间体验。在华农五山教学科研启林基地,设定好程序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直播机等智能农机装备,按预定的路线运行。这些农机都是罗锡文带领团队研发的,罗锡文现场演示并为同学们讲解。同学们争相坐上智能农机,“零距离”体验智能耕种,真切感受智慧农业魅力。

  同学们对这样的课程兴趣十足,争相与罗锡文院士合影,纷纷感叹“这堂课太酷了”“原来农业机械也可以这么高级”。

  “穿梭在田地之间,我能感受到土地的力量,那些关于智能农机、无人农场的描述终于具象化地展示在我的眼前。”2024级卢永根书院学员、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基地班学生徐越见识到了智能农机带来的便利后,兴奋地说:“未来我也要追随院士的脚步,挽裤赤脚走进田地间,做一个踏实肯干的新农人!”

  据华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丁红星介绍,“农耕文明大讲堂”是学校整合学科优势和农耕文化资源,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将“大咖讲”与“青年行”相结合,创新思政课建设、深化农业教育、传承农耕文化的重要举措。学校接下来将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有吸引力、有影响力的思政课堂,不断发掘身边的思政元素,充分用好华南农业博物馆、水稻机械化博物馆、科技小院、水稻栽培实践基地等育人资源,发挥好院士、专家的榜样作用,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农耕文化、厚植为农情怀、树立强农担当,努力成长为具有过硬本领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农业人才。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24日 10 版)

青海西宁建成148个“幸福食堂”

长沙:茶香漫“五一” 满目青绿野趣多

美国约一成仇恨犯罪发生在校园 黑人学生为最常见目标

韩春丽辞去河北汇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艺术星空中的诗意七夕(古悦新喜)

陕西省兴平市发布高温橙色预警_1

青海省政协:坚持提质贯通协同 强信心暖人心筑同心

湖南省新化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联合国机构呼吁在加沙停火7天为儿童接种脊灰疫苗

苹果、微软、AMD,大动作!

陕西西安西咸新区一厂房突发火灾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青海西宁市气象台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智能农机“开进”思政课堂(解码·思政课怎么上)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