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爆发!未来几天,地磁暴或再次发生

小编

原标题:连续爆发!未来几天,地磁暴或再次发生

连续爆发!未来几天,地磁暴或再次发生
(图侵删)

  日前,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提示,北京时间6月2日3时39分,太阳活动区13697爆发了一次强度为M7.3级的中等耀斑,并伴随明显的日冕物质抛射活动,喷发类型为全晕喷发。受此影响,预计6月4日前后可能发生小至中等地磁暴。

  地磁暴发生期间,运行在500千米以下轨道高度的人造卫星和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曳造成轨道高度的下降,卫星导航设备的定位也会因电离层环境的不稳定而误差增大;对于飞行在大气层平流层底部高度区域的飞机,会面临通讯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磁暴造成的地磁强度和倾角的变化,则会给信鸽一类依靠地磁导航的动物带来麻烦;对于极光爱好者,伴随地磁暴而来的便是他们所追逐的极光。这些领域的相关人员,未来几天要时刻注意空间天气信息。

  太阳Hα波段监测图(羲和号卫星)

  此次爆发日冕物质抛射的太阳活动区13697位于可见日面的中部偏东南侧,正随着太阳自转逐渐正对地球,其面积不是很大,但磁场结构为复杂的β-γ-δ型,曾在6月1日至2日连续爆发三次X级以上耀斑,且未来仍有爆发中等强度以上耀斑的可能。

  太阳活动区监测图(羲和号卫星)

  做好空间天气监测预警

  中国有何大国重器?

  “地磁暴凸显空间天气预报重要性。”前段时间,地球出现几十年来最强地磁暴之一,全球多地可见极光,世界气象组织作出这样的提醒。

  太阳活动具有11年的周期性,会经历由弱变强、由强转弱的过程。我们目前正处于第25个太阳活动周的峰年期,未来两三年仍有很大可能发生强烈的太阳活动,引发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

  天气预报讲究“未雨绸缪”,空间天气预报也是一样。

  相关机构需要尽可能提前对空间天气事件的发生时间和强度进行预报,判断其可能产生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醒各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

  早在199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就成立了空间环境预报中心,这是我国第一个专业的空间天气预报机构,20多年来,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等国家重大航天任务提供了全过程的空间环境预报保障。该中心同时也是国际空间环境服务组织中国区域警报中心的运行机构,面向全球发布空间天气预报。

  进入本世纪,我国在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监测和研究方面的投入迅速增加。

  空间环境监测主要分为地基监测和天基监测两种方式。简单来理解,就是“基于地面”和“基于太空”,可以合力布下“天罗地网”。

  在天基探测方面,针对空间天气的源头——太阳,我国先后发射了“羲和号”和“夸父一号”卫星,紧盯着太阳的一举一动。

  在地基监测方面,则要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子午工程。

  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被称为“千眼天珠”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行星际闪烁望远镜和位于海南省的三站式非相干散射雷达,都是子午工程的标志性设备。

  从四川到内蒙古再到海南,子午工程的设备分布怎么会如此广泛?

  事实上,空间天气扰动是沿经纬向分布和传播的。基于这个特点,子午工程沿东经100度和120度、北纬30度和40度,布局了31个观测台站,建设了282台监测设备,其中就包括20余台套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监测设备。

  从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磁层,到行星际、太阳大气,子午工程的探测范围涵盖了五大空间环境圈层,能获取多达40类的空间环境参数,可见子午工程规模之浩大。

  子午工程I期,也即“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于2012年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行。

  子午工程II期,也即“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也已经于近期完成建设,成为国际上综合观测能力最强的地基空间天气监测网络。子午工程II期经国家验收后将进入正式运行,对国内外科学家开放共享探测数据和研究成果。

(人民网)

大理州中院到大理市法院指导审判管理工作

山西省侯马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2

贵州省册亨县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第四届消博会展位搭建工作有序开展

湖南省蓝山县发布高温橙色预警

青海省同德县发布暴雨红色预警_1

湖南省华容县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美军再袭也门多地 胡塞武装打击美以目标

中国经济半年报出炉 这一领域又创新高

瞄准行业前沿 “外专”跳槽到河南

活力深圳 宜居未来

(新春走基层)四川:千里雅砻江春节不停工 奏响“新春奋进曲”

连续爆发!未来几天,地磁暴或再次发生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