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玉璧都是圆形

而这块玉璧特别“打扮”了一下
头戴“龙帽”,还刻有祝福语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东汉“宜子孙”玉璧
报告!有玉璧戴“龙帽”
体型大+1
刻字+1
出廓+1
原来汉代玉璧的佼佼者就是这么叠buff的
东汉“宜子孙”玉璧1982年出土于
青州市谭坊镇马家冢子东汉墓
它取材自一整块上等的新疆和田玉
墨玉的成色在玉石中极为罕见
从上至下仔细看
你还会找到“中国龙”
玉璧出廓上方镂雕双龙纹钮
虽然玉石带有墨色
但是工匠巧妙地利用这份独特的质感
塑造两条龙体刚健、昂首挺胸、张口露齿
呈腾空飞奔状的中国风“S形”双龙
出没于祥云之间
线条流畅、生动活泼
充满着动态艺术的韵律之美
在钮中央透雕篆书“宜子孙”三个字
蕴含希望子孙后代“子子孙孙 宜室宜家”的美好愿望
玉璧的外围饰有夔龙纹和蟠螭纹
内饰158个乳钉
很像时下流行的波点元素
此外,玉匠在雕刻过程中
还运用阴刻线的手法来突出图案的轮廓
“宜子孙”有何来历
在目前全国出土的汉代玉璧中
这块刻有“宜子孙”汉字的玉璧
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
最完整、最大、质地最优、艺术性最高的一件
△青州市博物馆
为了寄语后辈
古人除了在玉璧上“绣花”
还安排上了“刻字”
玉璧上刻的“宜子孙”三个字大有来头
“宜子孙”最早出现于《诗经》
“宜尔子孙承承兮”的诗句当中
是汉代常见的吉祥语“长宜子孙”的简称
也是儒家思想中孝道思想的反映
“长宜子孙”是指一个家庭的长辈对后辈的要求和期望
一方面希望自己这一代建立起来的家业、财富等能世代传续
另一方面是祝愿子孙后代能长长久久过上安享富足的生活
△汉代铜镜常有“长宜子孙”字样
据专家介绍
“宜子孙”玉璧属于殓葬玉
汉代贵族们在下葬时
其胸背处会摆放一些玉璧
此块应是放在墓主人的玉衣上或垫在背部
墓主人希望借此玉璧保佑后代人丁兴旺、长命百岁
祝福+1!打卡同款“出廓璧”
这块东汉“宜子孙”玉璧
也是我国罕见的出廓璧
划重点→什么是“出廓”?
出廓即在玉璧的孔内或外侧镂雕出龙凤纹样
汉代极为流行
有些玉璧在一侧出现凸起的镂雕装饰
其高度有时超过璧的直径
称之为“出廓璧”
出廓部位一般雕作螭龙对拱形
有些螭龙间还有“益寿”、“长乐”、“宜子孙”等字样
出廓壁一般纹饰精美、技法复杂
带有文字的价值更高
除了这件青州市博物馆的东汉“宜子孙”玉璧
还有这些“会说吉祥话”的同款玉璧
一起来看↓
△玉镂雕谷纹“长乐”璧 故宫博物院藏
△东汉“宜子孙”出廓玉璧 扬州博物馆藏
△玉“益寿”谷纹璧 故宫博物院藏
千年磨砺 温润有方
子子孙孙 宜室宜家
汉代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寄语
满满的都是爱❤
如果换作是你
你会如何祝福后代呢?
评论区见~
监制丨唐怡 制片人丨毕磊 文案丨王楠 视觉丨朱灵萌 技术丨汤沛 审校丨朱冬梅 统筹丨刘莹 帅钟琴 特别鸣谢丨青州市博物馆 总台山东总站 中国文物报社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