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秋收冬藏”,“冬藏”的基础在于要有一个好脾胃,《黄帝内经》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论》记载:“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意思是身体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脾胃不好有关。
现在很多人饮食没有节度,大鱼大肉,忙起来饱一顿饿一顿,晚上还要吃点宵夜,有的为了减肥只吃一点点,吃东西都不足七分饱。其实这样都会伤及脾胃,导致脾胃出现各种问题:
饿了吃饭时,没吃多少就觉得肚子胀吃不下了,但过一会又饿;
有时候便秘,有时候又腹泻;
稍微吃饱一点,就打嗝,感觉一阵阵酸水往上涌,胃里还烧烧的;
这些都是胃粘膜受损、脾胃功能失调的表现。
脾胃一伤,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则诸病丛生。故可说,脾胃为健康之根。
据《2023打工人胃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受访人群中,94%曾有过胃部不适症状,73%曾确诊胃部或消化道疾病,胃病已经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有一种食物被称作“地下人参”,又被多位名医泰斗称为“神仙之食”,可健脾养胃。
01
“后天之本”脾胃处中心地位
五脏六腑与之关联
中医认为,身体的力气主要源自脾肺肾。肺可以吸收自然界的清气,是外防御力;肾储藏先天精气;而脾胃可以吸收食物的营养。
在这三者当中,脾胃作为后天之本是相当重要的。脾属土,肺属金,土又可以生金,而肾的先天之精液是依赖于脾胃食物的供养,所以脾胃差了,肺和肾也会跟着虚。
同时,脾胃不好还会导致湿气过重。脾虚动力差,导致湿气停滞,无法排出,又会影响到脾胃,这样互相影响,就会陷入恶性循环。
脾胃不好累还会及到其他脏腑,这些症状也是脾胃不好的表现:
1.虚胖,小肚子周围肉肉松松垮垮;
2.大便黏腻,有排不净感;
3.脸色差,皮肤暗沉;
4.身体经常感到疲倦,头也晕晕沉沉的,容易感冒;
5.嘴唇发白、干燥爆皮、裂口子;
6.肌肉关节酸胀、疼痛……
此外,中医认为,脾胃的经脉和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等大多由脾胃虚弱导致。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与脾胃运化能力不足,体内湿热有关。睡觉时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表现。
药补不如食补,日常吃点健脾胃的食材经济又实惠,通过食疗健脾也无甚副作用,可以长期吃,安全无负担。
食疗健脾,山药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而想要达到好的效果,山药吃起来也有一定讲究。
02
山药可修复胃黏膜
被名医泰斗誉为“神仙之食”
中医界传奇人物张锡纯,治脾胃病时最喜欢用山药。由于他对山药的研究出神入化,被人送别称为“张山药”。
张锡纯老先生认为,山药色白能入肺经,健脾养胃能入脾经,汁水能入肾经。他在治疗内科病症的141个方剂中,应用山药的就有49个。
山药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有“地下人参”之称。
山药可以刺激前列腺素E2的生成。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山药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保护肾脏功能及胃肠道等药理作用。[1]
前列腺素 E2: 是一种有生理活性的激素样信使,具有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山药含有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膳食纤维可以增加机体肠道内的益生菌繁殖,还可以促进肠胃蠕动,保护肠胃。[2]
宋朝大诗人陆游的《菘芦服山药芋作羮》盛赞了一味药食两用的养生佳品——山药,将之比喻成连“八珍”遇之都要退避三舍的“神仙之食”。
《本草新编》记载:“山药,味甘,气温,性平……入手足太阴二脏,亦能入脾、胃。”
《药品化义》记载:“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治脾虚腹泻、怠惰嗜卧、四肢困倦……。”
*图源央视网
山药的好众所周知,就是吃起来有些麻烦,小编身边的很多人都被它湿湿滑滑还让人手痒的“黏液”劝退。
虽然山药能用来炒菜,但这样却没什么滋补功效,并且这种“菜山药”随处可见。
调和脾胃能用来入药的只有立冬到立春这个时间段才能吃到的新鲜的“怀山药”,但怀山药又过于湿滑,“脾恶湿”,脾阳虚的人群吃很难化开山药黏腻,所以当湿气重,舌苔厚腻时,用鲜山药反而助湿。
那该如何才能去掉山药的“湿”与“粘”呢?其实,聪明的古人早就想好了对策——用麦麸炒怀山药,既四季可享,又能燥湿健脾。
03
河南怀庆麸炒怀山药
非遗技术炮制
《神农本草经》就记载:“山药以河南怀庆者良。”
这里的“怀庆府”就指的是现在的河南省焦作地区,这里地下水资源丰富,黄河、济水、沁河交错流过,千年的河流冲击使这里的土壤沉淀了丰富的营养和微量元素。
这些微量元素渗入地下,与地下水贯通相连,形成了焦作独特的水质、土壤、气候、沉淀了得天独厚的垆土土壤,成就了天然适宜山药成长的环境。
由于特殊的土壤环境,垆土铁棍山药与普通山药相比,除了含有蛋白质、16种氨基酸,铁、锌、钙等多种微量元素,还富含山药多糖、皂苷、山药碱、自由氨基酸、维生素C等有机成分,拥有比较大的药用价值。[3]
河南焦作除了出产山药,还保存着28道麸炒炮制怀山的古老工艺。
麸炒的作用:一是增加其本身的特性;二是缓和某些作用猛烈之物的药性。
麦麸味甘,性平,和中,入脾胃。《本草蒙筌》就有记载:“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故常用麦麸炒制补脾胃或作用强烈及有腥味的药物。
同样,麦麸炒后的怀山药除了让山药更好吃,同时还不会助火,更适合脾胃不适的人服用。
(养生大国医)
非法进境被发现,大窑湾海关查获2.5吨以大青鲨为原料制成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