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添魅力

侠名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展区,游客排队走进仿真搭建的克孜尔石窟,沉浸式观赏一幅幅流光溢彩的数字壁画,旁边的电子屏还可以查阅更多藏品信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展区,人们纷纷戴上虚拟现实头盔显示设备,“穿越”到西夏王朝,身临其境地感受西夏陵的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和历史文化;在广东汕头展区,女子英歌队和会跳英歌舞的机器人一同亮相,为观众献上原汁原味的表演……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添魅力
(图侵删)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上演了一场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盛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让“云看展”、线上演播、数字文创、沉浸式体验等文化新业态加快发展,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能。

  步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场馆最中心的大模型产业应用厅,满满的科技感扑面而来。

  在AI(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的助力下,诗仙“李白”成为会场上闪耀的“明星”:元象科技展位前,“数字人”李白成了导游,一边给游客规划旅行,一边撰写游记、吟诗作赋;来画科技展位前,不光李白,爱因斯坦、苏轼等名人,也纷纷在相框里开口说话……

  文博会上,赋能千行百业的大语言模型,为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阿里巴巴通义大模型展位,一段1924年巴黎奥运会的彩色影像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基于深度学习模型,经过大量数据训练,精细地分析每一帧黑白影像,解读复杂细节,做到准确上色。而且,AI模型还能理解色彩、光线和上下文,让上色更精准。”阿里巴巴集团公共事务资深总监王静介绍,AI技术正在让历史活化。

  在腾讯混元大模型展位,输入详细指令,几秒钟后,一张服装设计图便跃然纸上。“目前腾讯内部超过600个业务及场景已接入测试,随着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混元大模型将在内容产业革新中发挥更大作用。”腾讯混元产品负责人陈妍表示。

  文博会上,数字化技术赋能,极大拓宽了文旅产业的边界。

  戴上华为研发的智能观影眼镜,就能真切地看到“滕王阁”矗立眼前。华为的数字化文旅解决方案,已被应用于多种文旅场馆,为游客带来更加智能化、沉浸式的游览体验。

  打开腾讯“云游长城”小程序,便可随时随地“登上”喜峰口长城。在这个毫米级超写实的“数字长城”中,游客行走其间,可以看到树影婆娑,也可以感受晨昏美景变化。

  登录蓝海彤翔的虚拟直播系统,观众在文博会现场跳舞,直播平台上显示的却是在雷峰塔翩翩起舞。该系统已经集成500多个旅游景点的数字化场景,让人们随时“打卡”天南海北。

  文博会上,科技赋能下,传统文化实现了“年轻化”,焕发新活力。

  在江苏展区,苏州文投集团与苏州丝绸博物馆针对传统服饰纹样打造的“丝绸纹样数字化创新应用”吸引了大量关注。通过数字采集222件珍贵等级文物和2212片近现代丝绸样本,大批独具特色的丝绸纹样在现场展现。

  在北京展区,设计者通过增强现实交互数字艺术“城市行走计划”,将二十四节气与北京中轴线历史人文景观有机结合,营造出沉浸式体验场景。中央美术学院圆明园研究中心带来的《圆明园四十景》,借助数字化复原技术,为观众创造了一个可漫游圆明园的神奇3D空间。

  在文化产业综合馆文创集市,各类“科技+文化”创意产品,吸引了很多年轻观众。用小程序扫一扫文创台历,数字人就会出现,讲解故事、介绍景点;扫一扫融入了增强现实技术的动画冰箱贴,就可以观看视频动画……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添魅力。本届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表示,文博会着力为各类创新企业和机构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科技充分赋能文化产业,展现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广阔发展前景。

(人民日报)

龙舟竞渡迎端午 多地龙舟赛燃情开赛

7月31日上午7时起,莆田市胜利北街中山中学内集资楼及附近区域将停水!

重庆市忠县发布寒潮黄色预警

智能算力规模增长超七成释放啥信号(高质量发展看亮点·读数)

(新春走基层)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赶制花灯迎新年

深圳新鹏城足球俱乐部官员因损坏更衣室物品而被处罚

黑龙江省呼中区发布寒潮黄色预警_2

我国北部湾海域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

龙华区:社区治理有了合伙人

创历史新高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线下参观人数突破30万人次

深中通道加速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协同 “超级接口”引爆产业流量

肝癌、胰腺癌,防治重点早知道!

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添魅力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