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夏季养生防暑多吃苦”,天气炎热,不仅情绪容易“上火”,身体也容易上火,因此不少人喜欢吃些苦味的食物,比如苦瓜、苦苣、油麦菜等,既降火祛暑,又清热解毒。
但你们知道吗?其实吃“苦”也有讲究!并非所有带“苦”味的食物都能败火,有的吃了之后反而可能导致中毒!每年中招的人还不少~
那到底哪些带苦味的食物不能吃呢?
1
苦味丝瓜堪比砒霜
高温烹煮也难分解
这种苦味丝瓜会中毒是因为其含有碱糖甙生物碱。它是一类有毒的物质,仅仅通过漂洗、加盐无法去除毒素,在高温下也很难分解。
而且不同人对碱糖甙生物碱的耐受性不一样,一般发病于食用后30分钟~7小时,耐受度低的人服用后,轻则出现口干、头昏、恶心等症状,重则表现为呕吐、腹绞痛、腹泻、脱水等症状,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必须立刻就医。
那我们该怎么辨别它呢?
苦味丝瓜和正常的丝瓜在外表上没有明显的差异,肉眼上无法区分。但是发苦的丝瓜无论是生吃还是炒熟了吃,都会有明显苦味。
所以如果吃到发苦的丝瓜,一定要赶快吐掉,然后把没吃下去的苦味丝瓜也赶紧扔了!
2
吃完上吐下泻
苦葫芦瓜内易“藏毒”
葫芦瓜变苦古来有之,《本草纲目》中就有记载:“苦瓠,气味(瓤、子)苦、寒、有毒”。
葫芦瓜变苦的原因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种子的问题,可能由于不同基因型之间杂交后导致种子变异或者本来就是苦葫芦瓜结的种子,这种情况少量存在;二则可能是由于种植环境及栽培管理不当所致,甚至存贮不当也会导致葫芦瓜变苦。
而苦葫芦瓜中致苦物质为葫芦素,化学名称为四环三萜葫芦甙B。
其作用于人体会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眼花、步态不稳等,还可刺激胃肠,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所以,一旦发现葫芦瓜变苦,即使已做成熟菜后发现味苦的都不能食用。
在外形上,许多苦葫芦的形状像白炽灯泡,与甜葫芦相比较瘦长,有些外表凹凸不平,在味道上,还有黄莲般的苦味。
3
冰箱不是“保险柜”
冷害的柑橘类赶紧丢
夏季高温,水果特别容易变质、腐烂,即使把新鲜水果放在冰箱当中冷藏保存,其保存的时间也就差不多5-7天。
而且像柑橘类的水果如橘子、柠檬、橙子等,如果长期在低温情况下储存,会发生冷害现象,会使这类水果原生质脱水,蛋白质及胶体凝固,从而降低了对微生物的抵抗力,霉菌等腐败菌易侵入果体生长繁殖,最终果肉变苦。
所以一旦发现柑橘类水果变苦,最好直接丢掉,因为霉菌产生的毒素可以扩散到果实的其他部位,对健康造成威胁。
4
红薯长黑斑
比酒精还伤肝
红薯在一些霉菌作用下会染上黑斑病,表皮出现褐色或黑色斑点,而被污染的部位会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等毒素,薯心也会因此变硬、发苦。
且这种毒素经过高温也不能杀灭,人吃后数小时至数日,会有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出现严重时还会造成肝毒和肺毒,比酒精还伤肝,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建议碰破皮的红薯保存时间不要过长,要经常检查,及时挑出有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红薯。
5
不要食用发霉的坚果
或含“1类致癌物”
6月梅雨季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会使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酸败,出现哈喇味或苦味。
尤其是霉变的坚果,易产生黄曲霉毒素,它属于1类致癌物。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发霉坚果或者长期误食的,可能损伤器官,引起中毒。
袋装的坚果,开封后应注意防潮。一旦发现发霉的坚果,立即禁止食用!(我是大医生官微)
点赞!中国绘本画家蔡皋入选2024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短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