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技术“上新” 稻草“变金”

侠名

原标题:醴陵:技术“上新” 稻草“变金”

醴陵:技术“上新” 稻草“变金”
(图侵删)

金风送爽谷浪黄,铁马奔驰农户欢。近日,在醴陵市茶山镇冷水村的田野上,醴陵市林林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中稻生产基地迎来丰收季。

半喂入式收割机在田里来回穿梭,将壮硕的稻穗揽入怀中,机鸣中,饱满的谷籽粒钻入机仓,稻秆则整齐有序地铺在田间,成群的鸟儿跟在稻谷的清香中欢快地伴舞。

“科学种田,才能越种越甜。”合作社负责人廖喜林正在田边指挥收割、装车,丰收的喜悦跃上眉梢,合作社今年种植水稻70多公顷。

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合作社水稻生产“上新”两项技术都获得成功。品种选用上新,种植低镉积累水稻新品种臻两优8612,普遍获得高产,与往年比较,每公顷产量要高750多公斤,所产稻谷镉含量极低,符合国家标准,每千克稻谷售价2.7元。收获方式上新,稻秆利用资源化。与之前的全喂入式收割比较,半喂入式收割,平均每天能收2.4公顷,虽然收割速度略慢,但综合效益更高。

“采用新收获方式,带来了三重效益。”廖喜林扳着指头介绍道,“双减”生态环保,有利于下季高产高质。低可桩收割,加上稻草从稻田移除,能显著田间减少病虫残留,减少稻田土壤镉含量。新增就业机会,农户挣钱。每公顷人工“扎秆”(将散稻草捆扎成束)约需花7.5个工日,“扎秆”的日工值150元,仅此一项,农户就可从合作社挣得工资8万余元。稻秆商品化,当季增收。稻秆能基本上保持完整,每公顷能产干稻草3至4吨。合作社将稻草整理好后,完整的稻秆作为商品出售给工业企业作生产辅助用料,细碎的稻秆和“稻衣”则卖给养牛大户作饲料,每公顷能增收5000多元。(红网罗斯琴)

游泳——全国锦标赛: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赛况

2024年全国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郝春梅:退休不退场 教学走秀忙

篮板创生涯新高 小萨:这代表了我的球场态度

迎峰度夏丨供电设备全面精细“体检”迎战高温保供电

风暴潮黄色警报发布:渤海湾将出现6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

辽宁省义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2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发布道路冰雪黄色预警_2

(走进中国乡村)雁门关下兴起“非遗经济”

石破茂新内阁,有何特点和挑战?日媒如何评价?

白发校长为乡村孩子带来希望

靠呼吸机供氧的老人遭遇停电,定安供电局党员突击队火速救援 40分钟,他们送来“救命电”

“贝碧嘉”14日夜间将移入东海东部海面 最强可达台风或强台风级

醴陵:技术“上新” 稻草“变金”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