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岳、通江试点 新发现45处摩崖造像14处古墓葬

侠名

安岳县45处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岳、通江试点 新发现45处摩崖造像14处古墓葬
(图侵删)

●在被确认为石窟寺及石刻的国家级普查试点县以后,安岳县以岳阳镇、两板桥镇作为试点乡镇展开相关工作

●此次普查本着“应普尽普”的原则,将龛窟还在以及发现题刻的点位均列入文物点。因此普查试点中两镇一举新增45处文物点

●新发现的摩崖造像中,不乏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

通江县14处

●通江县的普查试点放在了麻石镇和龙凤场镇,在历时14天的调查中新发现14处古墓葬

●这批墓葬13处为清代、1处从清代延续至民国,大多保存完好

●部分墓葬还融合了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等诸多艺术形式,是川东北地区墓葬建筑和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在全国展开。记者4月19日从省文物局获悉,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选定的普查试点县资阳市安岳县和巴中市通江县开展相关工作时,工作人员在安岳新发现45处摩崖造像,在通江新发现14处古墓葬。

新发现的摩崖造像,有的保存完好造型精美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全国挑选了多地作为普查试点,为全面展开“四普”工作积累相关经验。四川选中的国家级试点县分别为安岳和通江——安岳是中国唐宋石窟最集中的县,拥有摩崖造像10万余尊、摩崖经文近40万字,石窟总数、佛像总数均居全国第二位;通江拥有丰富的古墓葬,规模宏大、形制完整、雕刻精美、书法精湛、彩绘鲜艳,部分墓葬为研究川东北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丧葬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在被确认为石窟寺及石刻的国家级普查试点县以后,安岳县以岳阳镇、两板桥镇作为试点乡镇展开相关工作,新发现摩崖造像45处。

安岳石窟研究院文化研究科科长杨秀伟介绍,安岳石刻数量多,大多位于偏远且山高林密的地方,并不太好发现。此前几次文物普查时,有的文物点因此成为“漏网之鱼”,有的则因为龛窟内造像已空也没被纳入文物点位。此次普查本着“应普尽普”的原则,将龛窟还在以及发现题刻的点位均列入文物点。因此,本次普查试点中,两镇一举新增45处文物点。

新发现的摩崖造像中,不乏保存完好、造型精美的。袁家沟菩萨岩摩崖造像开凿于五代,有宋代“绍兴庚午”年间游记和白衣观音;安堂山摩崖造像开凿于明代,丰富了川东地区明代造像遗存的内涵;唐家沟摩崖造像开凿于唐代,现存摩崖造像约90尊;开凿于宋代的玉龙村毗卢岩,三身佛保存完好;佛爷庙摩崖造像也是开凿于唐代,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的佛教题材内容。

部分墓葬融合建筑雕刻绘画等诸多艺术形式

通江县的普查试点放在了麻石镇和龙凤场镇,在历时14天的调查中,新发现了14处古墓葬。

通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工作人员邓天平介绍,这批墓葬13处为清代、1处从清代延续至民国,大多保存完好,部分墓葬还融合了建筑、雕刻、绘画、装饰等诸多艺术形式,是川东北地区墓葬建筑和民间美术的典型代表,也是研究该地区民俗信仰和审美观念的重要史料。

记者了解到,两县的文物普查试点各有经验。通江坚持边普查边挂牌,新发现一处便进行挂牌保护,并层层宣讲文物普查重要性,对文物信息进行详细的信息采集。安岳普查试点中则再次摸清石刻存在的风化严重、水侵蚀、生物病害等问题,并提出石窟寺保护的相关建议。未来,相关经验将在全省展开的普查工作中推广应用。记者 吴晓铃

(四川日报)

范志毅破圈,真诚就是“必杀技”

陵水一水库4人溺水 目前遇难者遗体已全部找到

消杀清淤、加紧恢复供水供电……多举措保障灾后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海南100家特色民宿评选结果出炉,附名单→

青海省海晏县发布寒潮橙色预警_1

赵丽颖起诉三家公司侵权!

越查越多 小林制药又确认4家使用其红曲原料企业的产品存在问题

湖北省南漳县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河南省杞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陕西省澄城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国台办回应惩治“台独”顽固分子司法文件效力问题:不针对、不涉及广大台湾同胞

胡塞武装谴责以军袭击加沙地带 称将升级对抗举措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安岳、通江试点 新发现45处摩崖造像14处古墓葬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