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煤山”蝶变“花果山”,这个闽西小镇有何秘诀?

侠名

白衬衫,灰西裤,52岁的“新农人”杨兆新衣着颇为考究,闻着手边一束白色蝴蝶兰,老杨时不时捋一捋洁白的衣领:“瞧!一整天了都不见脏,小煤村成了露营地,你敢信?”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煤山”蝶变“花果山”,这个闽西小镇有何秘诀?
(图侵删)

龙潭镇枫林村一景。杨芝浩 摄

家住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龙潭镇枫林村,杨兆新打小就知道自家地下有“宝贝”――作为传统的矿区乡镇,煤炭资源得天独厚,曾经的龙潭“十里山沟百家厂”,最高峰时曾有大大小小500多家煤矿,父老乡亲们靠山吃山,指着地下的煤炭过活,老杨也免不得吃点“桌边餐”:10年前还开着一家专为拉煤车称重的地磅站,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可人实在是灰头土脸、不成样子!”回忆起煤尘漫天的过往,老杨还是叹了气。枫林村里,一度流传着“矿区不穿白,尘染件件黑”的说法。地面塌陷、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漫天扬尘……各种生态后遗症也开始显现,转型发展的命题,摆在了老杨们的面前。

2012年起,在永定区的统一规划下,龙潭镇先后关停大量无证、无序小煤窑。“不让采煤,上哪里讨生活?”老杨的疑问,也是众多乡亲的心声――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成了龙潭镇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次偶然机会,龙潭镇在招商引资时,遇到了寻找合适产业发展基地的万花园林有限公司,双方一拍即合,发展蝴蝶兰“美丽经济”的想法由此诞生。

“蝴蝶兰的种植与发展,需要硬化土地建设高标准温室大棚,一般的农地无法占用,而龙潭镇正好在推进废弃矿山整治和利用,大片煤矸石地成了最好资源。”龙潭镇党委书记吴才开表示。

与此同时,永定区对龙潭镇等地开展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永定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树淦介绍说,对矿山地形地貌、生态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分阶段、分任务、分工程量、分类施策开展整治,矿山生态修复效果显著。

昔日煤矿山,经修复后成为露营地。杨芝浩 摄

2021年底,财政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开展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的通知》,安排资金专门支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永定区迅速成立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自然资源、财政、林业、矿业集团等部门人员集中办公,6个产煤乡镇也相应成立工作小组。2022年6月,永定区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入选国家级示范项目,获3亿元中央财政补助。永定区同步地方配套资金,引入社会资本,去年3月,总投资5.48亿元的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开始进行。

在龙潭镇枫林村,四处可见盛开的蝴蝶兰。杨芝浩 摄

持之以恒的矿山修复,为枫林村带来肉眼可见的生态蝶变。一座座温室大棚陆续矗立在山头,“黑煤山”华丽转身为“花果山”――在万花园林的带动下和当地矿山修复政策的吸引下,其他5家蝴蝶兰培育企业陆续落地龙潭镇,带动近2000人就业,年人均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成为福建省内知名的蝴蝶兰生产基地。而万华园林也在广阔天地中成长,年产蝴蝶兰苗1000万株,客户遍布全国,并销往欧美和东南亚。

“山绿了,水清了,就连种下的稻子也更香甜了!”如今的老杨,是龙潭镇出了名的“新农人”,流转了近百亩水田来种水稻,好生态就有好销路,老杨的稻米供不应求。

龙潭镇年轻人利用直播推介当地蝴蝶兰产品。杨芝浩 摄

眼下,龙潭镇从矿区到园区、再到景区的蝶变之路依然在延伸,蝴蝶兰文化产业园、景观产业大道、蝴蝶兰文化街、蝴蝶兰文化展示厅等建设正酣。“家乡美,百姓富,谁能不爱这座‘花果山’呢?”杨兆新爽朗一笑。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福建频道 刘晓宇

鼓励景区门票优惠、淡季免费开放

中方:将继续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各方一道,推动全球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黑龙江省甘南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1

黑龙江省林甸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6

(新春走基层)白裤瑶男子李金桧:这条腰带上绣着我们的爱情故事

广东省丰顺县发布森林火险黄色预警

河北省迁安市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河南省濮阳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_3

黑龙江省爱辉区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2

这项服务春节期间突然爆火!背后却有不少“坑”

黑龙江逊克口岸过货量创历史新高

黑龙江省友谊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4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黑煤山”蝶变“花果山”,这个闽西小镇有何秘诀?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