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

中新网西宁3月22日电 题: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图侵删)

  作者 张静 张添福 何君

  “滴嘟!滴嘟!滴嘟!”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将担架平稳抬进急诊,立刻进行插管、除颤、心肺复苏……这是医疗机构中急诊常见的一幕。

  从日落西沉到黎明破晓,从朝阳微露到暮夜星光,急诊作为急重症患者来院就诊的最前沿,是一个全年无休的地方。

  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救中心,六旬的中心主任侯明可谓是位“急诊老兵”。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的侯明说,凭着“抢救伤患”这四个字,让所有急诊医护人员倾尽了心血和时间,只因为这一切都值得。

图为侯明(右)和科室成员讨论病情。张静供图

  侯明出生于医学家庭,父亲来自医疗机构,母亲也是一名儿科医生。1986年,毕业于原青海医学院的侯明,进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

  彼时,医院的急诊刚刚建立起来。他不仅是科室建立的参与者,也无疑是中国急诊事业的见证者。

  “我们科室有一个微信群,收到最多的信息就是侯明主任给我们转发的最新医疗技术的相关文章。”急救中心医生马春剑说,这么多年,侯明每天早上七点半前就到岗,手机24小时开机,不管多晚有事给他打电话都可以找到他。

  “患者把生命交到你的手上,你就要尽全力去挽救,这需要我们有足够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综合能力一定要强,才能做到‘判断快、决策准、处置稳’。”侯明说。

  当提起他的团队,侯明一脸自豪,“我们急救中心的每一位医护人员都是无名英雄。大家都很有责任心、爱心和奉献精神,好多医生睡前不去病房看一眼自己负责的病患,晚上都睡不踏实……”

  过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侯明坚守在病区,与病房里面的医务人员肩并着肩,与病房里的患者心连着心,早早地来,晚晚地回,回到驻地还要保持手机畅通,时刻准备着随叫随到。

  他说,作为医院里最前沿、最特殊的一个科室,急诊承载了太多生命的希冀。

  2023年10月的一天,急诊接到一位21岁因药物中毒的患者。“患者送达医院的时候已经停止了呼吸,为了抢救患者,全科医生齐心协力,默契合作,经过心肺复苏、血液净化等一系列紧急治疗,三天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马春剑说。

  中毒、感染、呼吸衰竭……很多来急诊就诊的患者,处于生命体征极不稳定的状态,有的患者涉及多系统疾病,病情复杂。扎实的“内功”、丰富的经验、十足的耐心,让侯明在30多年的急诊工作中,成功挽救患者无数,也让他成为了青海省知名的急诊科专家。

  “我们面对的往往是急危重症,作为一名急诊医生,在医疗团队中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与我们的工作性质有关。而急诊患者和门诊患者的情况不一样,多数是突发紧急医疗情况下选择急诊,生理上处于应激状态,这是急诊患者的特点,所以对医生来说,每一次的接诊都是一次考验。”侯明说。(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高温多雨致菜价上涨 各地多措保障蔬菜 “鲜”到餐桌

七线作战:以色列进入史上最复杂冲突期,中东火药桶会有更大爆炸?

湖南平安人寿在全省启动关爱长者公益志愿服务活动

脑子总卡壳忘事可能是“断崖式衰老” 平时要注意这些→

张亮:保护宁波的塘河 拥抱塘河的“摩登时代”

西江长洲枢纽船闸春运货物通过量同比增63%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发生4.1级地震

黎巴嫩真主党称与试图潜入黎南部村镇的以军交火

队记:八村垒正逐渐加大训练强度 一周后接受复查

支撑数字经济发展 数字人才培育行动方案来啦!

这些地方将出现道路结冰!长沙市气象局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亚洲“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哪些对中国公民免签?

青海六旬“急诊老兵”:抢救伤患,所有的付出都值得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