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新疆天山南北牲畜大规模从冬季牧场向春季牧场转场的时节。今年新疆共有700余万牲畜需要进行春季转场,其中有约100万头只就在巴音布鲁克草原。昨天,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牧民才仁一家开始进行春季转场 详情>>,昨晚他们已经抵达了最艰难的一段路程——莫西干达坂附近。休整了一晚,今天一早,才仁一家和其他几家转场的牧民一起继续踏上转场之路,现在羊儿们走到哪里了?

坡陡路险 羊群翻越海拔3500米达坂
总台记者 崔宁:从昨天中午开始,山里就下起了大雪;今天上午开始,山谷升起了浓雾,能见度很差,气温已经下降到了-20℃左右,牧民转场将变得更加不容易。现在距离才仁一家出发已经过去了20多个小时。羊群除了爬山攀坡以外,还跨过了一道冰河,非常不易。
转场的羊群已经到达了莫西干达坂。达坂在当地,意思是“高高的山口”。其实在这片山区,大大小小的达坂有很多,这只是其中一个,也是转场羊群要经过的最艰险的一段路程。
有多难呢?通过下雪前的航拍可以看到,这个山谷里的“Z”形弯道特别多,大约有70多个。当地人把这种弯道叫做“回头弯”,都分布在海拔2000~3500米左右的高山上。现在所在的位置海拔高度是3300米,跟谷底的落差有800多米左右,相当于260层楼高。而这里的山很陡,缓一些的地方有40多度,陡的地方有70多度。从上往下看,真的是像站在悬崖峭壁上一样。曾经有拍摄汽车拉力赛的电影把这里作为取景地,称之为“魔鬼赛道”,艰险程度可见一斑。
转场的羊群就像一个个方阵一样,每群之间都保留一段距离,避免在转场的时候,几家羊混在一起。那万一混在一起怎么办呢?每家每户的羊身上都有不同的标记,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红色,方便再把它们分开。
拓宽牧道车辆可通行 转场更便捷
莫西干达坂的路,自古以来是当地牧民转场的牧道。以前的牧道只有三、五十公分宽,仅容人和羊勉强通过。2017年,当地政府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在保留它基本面貌的基础上,拓宽了这些路,现在已经可以通车了。
因为有了这条路,现在牧民转场的时候,家里的一些物品以及一些刚出生的小羊就可以用车拉下山了。才仁家的皮卡也是沿着这条路走的。
眼下这个季节,母羊陆续进入产羔期,转场的羊群中很多都是羊妈妈,因而行进速度很慢。按这个速度,再过几个小时,才能翻过达坂,到达海拔3500米的冰原地带。
巴音布鲁克转场:延续253年的“草原盛况”
羊群已经到达了坡度达到45度的莫西干达坂。爬上这个达坂后,他们将踏上海拔高度3500米的冰原,继续前行。巴音布鲁克草原有丘陵有盆地,这里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一部分,也是维系牧民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这里的牧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转场的?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早在公元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从遥远的伏尔加河畔迁徙万余里回归祖国,他们中的一支来到巴音布鲁克定居,从此开始了天山深处游牧生活。
在巴音布鲁克,绝大多数牧民都有属于自己的牧场,按季节分为冬牧场、春秋牧场和夏牧场。夏牧场海拔较高,降水充沛,水草肥美,是牛羊的天堂;冬牧场一般都在山谷,海拔低、气温相对高,是牧民和牛羊防寒避风过冬的地方;春秋牧场则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及山前平原,是夏冬转场的过渡停留地带。
新疆畜牧科学院科研报告显示,羊群们在转场的过程中获得更大的运动量有助于提升身体素质。与此同时,羊群在不同牧场迁徙过程中采食多达十多种的牧草,不仅给羊儿带来全方位的营养,还有助于牧草生长,使得这片草原生生不息。
今年,巴音布鲁克春季转场从3月初开始,预计将于3月底全部完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