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原“石刻艺术之乡”的父子档:在热爱中传承传统技艺

小编

中新网西宁9月25日电 题:青海高原“石刻艺术之乡”的父子档:在热爱中传承传统技艺

青海高原“石刻艺术之乡”的父子档:在热爱中传承传统技艺
(图侵删)

  作者 陈宗淇

  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镇和日村,石刻艺人将佛经典籍、人鸟神兽、吉祥图案等内容,刻在大小不一的石板上,栩栩如生。

  和日村素有“石刻艺术之乡”和“高原石刻第一村”的美誉,该村也因泽库和日寺石刻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刻示范村。和日石刻包括线刻、浮雕、圆雕等技艺形式,工艺精湛,图案精美,为藏学及藏民族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石书”资料。

图为才旦加正在进行雕刻工作。受访者供图

  才旦加1994年拜师泽库和日寺石刻大师贡保才旦,学习石雕技术。从入门到出师的十余年间,才旦加将泽库和日寺石刻的图案题材及不同的雕刻技法学习了一遍,如今,才旦加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泽库和日寺石刻代表性传承人。

  才旦加从未忘记老师贡保才旦的叮嘱。才旦加说:“老师从第一天就告诉我,作为一名石雕艺人,要先热爱这个事情,并尽力去把这个事情做好,才能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认可。”

  “在雕刻时,刻刀不能滑动,为了防滑,刻刀的表面会凹凸不平。刚开始的时候,我对握刀的手法不适应,加上长时间对着石板敲敲打打,手指常常被磨出水泡。”才旦加介绍说,而现在,他手指上的水泡也已“进化”成厚厚的老茧。

  从艺30年,才旦加刻刀运用得心应手,他把原来泽库和日寺石刻传统技艺中的单线阴刀刻法、斜刻线和平拖抛光等简单工艺,提升至凿、钻、打磨、镂空等技法。“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技艺与时俱进的要求。”他说。

图为才旦加的部分作品。受访者供图

  在泽库和日寺石刻作品中,镂空浮雕等技艺的难度较大,“不同于平面圆雕,镂空浮雕从图案设计到上手雕刻,很考验雕刻者的经验和能力。”才旦加说:“石头很脆,只要手上的力度稍有不妥,都可能会让之前的精心雕刻付之一炬。”

  2019年,才旦加在和日村创建了和日石雕传习基地,开班培养学徒,并多次邀请涉藏地区著名的雕刻者前来授课,才旦加说:“随着和日寺石刻被更多人知晓,而且自己年纪大了,我希望通过带动本村或邻村人致富创收的同时,将这一传统技艺发扬光大。”

  才旦加的执着让儿子多杰才旦感到不解。

  在多杰才旦的印象中,整天对着石头进行敲敲打打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他说:“后来,我才渐渐理解了父亲在幼时同我说的‘这是我们的传统技艺,一定不能失传’,因为这是他打算从事一生的事业。”

图为多节才旦(左)与才旦加(右)展示泽库和日寺石刻作品。受访者供图

  多杰才旦利用周末休息的时间与其他学徒一起和父亲才旦加学习石刻,他说:“现在,我已经跟着父亲学习一年多了,因为是父亲亲自教授,所以父亲对我的要求并不低于其他学徒,甚至更严。”

  “刚开始的时候,我在雕刻过程中毛毛躁躁,想着刻完一块石头以后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但刻出来的成品总会遭到父亲的挑剔。”多杰才旦称,“当我静下心去雕刻,成品的外观则更精美,久而久之,我也慢慢适应并喜欢上了雕刻时心无旁骛的状态。”

  最后,多杰才旦告诉记者,他将继续学习泽库和日寺石刻,将其视为自己的事业,“父亲在石刻方面倾注了大半辈子心血,我作为儿子,有责任接过这个担子,在传承父亲这项技艺的同时继承他对传统技艺的热爱。”才旦多杰说。(完)

黄河防总、黄河水利委员会分别针对山西启动黄河防汛四级、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陕西省安塞县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

瘦西湖救人的他当选“中国好医生”

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曙光》将于7月中旬开机

第六届联合国环境大会在肯尼亚内罗毕召开

重庆中西部未来三天多分散性阵雨 局部地或现大雨

商务部:上半年我国网上零售额7.1万亿元 增长9.8%

广东省黄埔区发布雷雨大风黄色预警_3

联合国能否也将内塔尼亚胡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回应来了

甘肃省静宁县发布冰雹橙色预警

河南省台前县发布大雾橙色预警_2

(新春走基层)中老铁路上的警花执勤专班:守边境、迎新春

青海高原“石刻艺术之乡”的父子档:在热爱中传承传统技艺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明秀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