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看这篇文章的朋友,有多少正被血糖问题所困扰?是不是用尽了方法控糖,却依旧被高血糖所伤害?

可可提醒大家,有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招惹上了一种“狡猾”的血糖异常!
即便是没有血糖问题的朋友,也可能因为忽视这类问题,让血糖越来越失控,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这种血糖异常就是我们常说的:餐后高血糖。
1
餐后血糖控制不好
心脑血管疾病恐追着来!
1.餐后血糖高,极易引起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持续性高血糖、波动性血糖异常有关,其中波动性血糖异常的危害更大。而餐后血糖,正是引起血糖波动的一大主要原因。
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11.1mmol/L,会让全因死亡风险增加58%,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0%,癌症风险增加62%!
2.没糖尿病也别忽视控血糖
普通人最好也重视起对餐后血糖的控制,不仅可以预防糖尿病,还能给身体带来3个不容忽视的好处。
利于防止肥胖
血糖的骤升会刺激引发更强烈的胰岛素分泌,一方面使得葡萄糖转化为脂肪储存,另一方面还会抑制脂肪分解,导致皮下脂肪和内脏脂肪增加,也就是长胖。
换言之,在热量摄入正常的情况下,让餐后血糖稳定一些,会有利于防止肥胖的发生。
有助控制血脂
研究发现,低GI/GL饮食对降低血浆总胆固醇和坏胆固醇(LDL)都有效,可见控糖还有一定稳定血脂的作用。
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这一论点,主要存在于大量观察性研究中,目前已发现,习惯吃低GI/GL饮食的人群,心血管疾病风险均较低。
既然餐后血糖如此重要,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在家就能控好它呢?可可教大家3个简单方法,不靠吃药,让餐后血糖稳定下来~
2
饭后不要干坐着
试试这样动起来
1.每天6分钟,就能降低血糖风险
2023年6月《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一项研究发现,每天仅需6分钟的中等至剧烈强度的运动,就能有效降低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还发现,运动带来的降糖好处没有上限,也就是说,运动时间越长,患糖尿病的风险就越低。
相关研究截图
2.这个时间运动,效果会更好
中国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指南中提出,餐后30分钟做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可更好地降低血糖峰值。而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则可以减少低血糖风险。
此外,2022年11月《糖尿病学》期刊一项研究表示,在18点-24点间进行中高强度运动,与降低25%的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关研究截图
不过考虑到入睡前剧烈运动容易影响睡眠,因此建议运动还是选在下午或者傍晚时段。
3.研究发现,3种运动降糖效果绝佳
组合力量训练
如俯卧撑、深蹲、仰卧起坐等综合抗阻运动方式,有助提示肌肉厚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空腹血糖水平,进而维护长期血糖稳定。建议每周可进行2-3次。
慢跑
每天进行30分钟的慢跑,就能显著优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进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高强度间歇性训练
这一训练的特点在于全力、快速、爆发式运动,如冲刺快跑+慢跑,能短时间提升心率,进而促进新陈代谢,达到更好的控糖效果。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样的训练方式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并不适合绝大部分人群,尤其是老年人。
可可教大家一种更为温和、适合多数中老年人的降糖方法,在家稍微动一动,就能降血糖。
3
常按身上这些降糖穴
不费力就降血糖
1.改善血糖“第一穴”:然谷穴
然谷穴是西晋名医皇甫谧结合古籍及自己的临床经验,研究出的最早缓解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有助改善糖尿病症状,延缓并发症的出现。
·然谷穴在哪里?
在内踝斜前45度角,摸到一个骨性的凸起,往下一滑一下坡,这就是然谷穴。建议点揉3-5分钟,一天可做5-8次。
2.日常保健,还可多按鱼际穴
鱼际穴位于第一掌骨中点赤白肉际处,按压会有酸痛感。建议每天均匀点压3分钟,两只手都可以做一做,有助日常维护血糖稳定。
4
不想饭后血糖高
饭前这些细节也要注意
1.定时定量吃饭,才能按时分泌胰岛素
我们的身体有它自己的生物钟,定时定量地吃饭,有助胰岛素按时规律地分泌,进而起到稳定血糖的作用。
而如果进餐时间不固定,除了易发生低血糖外,还会增加血糖波动的风险,因此有血糖风险的朋友,最好养成规律进食的习惯。
2.第一口吃不对,血糖血脂会“崩溃”
新加坡研究人员曾做过一个“第一口吃什么对于血糖影响”的研究,结果对比显示,按照“菜-肉-主食”顺序进食,餐后血糖上升较为平缓,而且最高值也相对理想。
按照“主食-菜、肉混着吃”的顺序,虽然餐后血糖略有降低,但最高值依然很高。而如果按照“主食-菜或肉”的顺序吃,餐后血糖甚至会骤然升高!
由此可见,第一口吃什么,对餐后血糖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存在血糖风险的朋友,更是应该特别注意,最好按照“先菜-再肉-后主食”的顺序吃饭。
需注意的是,以上方法适合血糖不超过13.9mmol/L的人群,仅对血糖稳定起到辅助作用,并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而血糖超过13.9mmol/L的人群,很可能产生酮体,需就医检测血糖情况,必要时找医生处理。
来源:北京卫视我是大医生官微